深圳市伟图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电力通信资源管理GIS系统
引言
电力通信资源管理GIS系统是电力局信息化战略的重要环节,是电力通信网现代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系统旨在为电力企业通信专业建设一套功能完备的运行支持系统,以适应电力企业对通信网络发展的需要。同时,它将充分和局方各相关系统如ERP系统、通信监控系统、OA系统等融合,共同组成电力企业综合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以适应企业发展需要。
系统的建设目标是:根据当前电力通信相关部门的工作实际及通信网络的特点,从设备、设施、线路资料的电子化管理入手,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建立统一的、图形化的和智能化的电力企业通信网络资源管理系统,对本地网物理和逻辑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同时,系统必须和局方现有的信息系统如ERP系统、通信监控系统、调度MIS、输电系统、配电系统充分的融合,使之成为综合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的有机组成部分,为实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了既满足当前的实际工作需要,又符合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系统在结构设计以及功能实现上要求具有实用性、先进性、开放性、安全可靠性。
图1 系统主页
管理对象
系统的管理对象涵盖支撑网、光缆网、站点及机房设备、逻辑设备,其中电缆及数据设备并不在本系统的管理范围中。层次结构如下:
图2 管理对象
系统功能
结合当前电力企业调度管理以及信息化建设的特点,现阶段系统的管理重点在对象上主要以光缆网、光路及电路为主,在管理内容首先以资源的数字化描述及基础应用为主,并在此基础上提供综合的应用。
系统的功能结构如下:
图3 系统功能结构
系统管理
系统管理包括:系统登录、权限管理、日志管理、数据源管理、数据字典管理、系统编码管理、系统参数管理、消息管理、报表管理以及通用辅助功能包括:风格设置、地图装载、图层控制、图形测量工具及图形打印工具。
数据维护工具
数据维护工具提供对地图、设备以及图例等数据进行维护,如新增、修改、删除、旋转等以及对线路的变更进行管理。
维护手段包括:个体设备维护及批量维护,批量维护使用户可快速维护相关数据,缩短数据维护时间。
维护手段包括:个体设备维护及批量维护,批量维护使用户可快速维护相关数据,缩短数据维护时间。
割接管理提供了线路变更手段,当发生光缆(如插入站点)、ODF(如更换模块)以及网元(如网元升级)割接时,系统除了提供工具完成具体的操作外,还自动将所涉及到的光路数据、电路数据进行更新,给割接操作提供了参考,大大缩短割接所需要的时间。
地图数据、支撑网设备、光缆网设备、站点及图例的维护在C/S模式下进行,而机房设备、光路及电路的维护在B/S模式下进行。
资源管理
站点管理
站点类型包括局大楼、各级变电站、变电所(用户变)、电厂。
对于站点的管理,除了维护其本身的属性外,更重要的是以站点为切入点,对站点内的设备进行管理,实现对站点的创建、修改、删除、查询的管理操作。
通过站点可以创建及查看站点的机房平面图,在机房平面图中,设备将按比例模拟实际大小及位置进行摆设,机房平面图是机房设备的操作平台。
支撑网管理
支撑网设备包括管道段、人/手井、电缆沟、杆塔、吊线、引上管、墙担/丁字节,他们属于通信基础设备,与输、配电线路共同为光缆及电缆提供路由支持。
支撑网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对支撑网设备的描述,包括图形的描述、属性的描述及关联关系的描述,其中关联关系的描述主要指与光缆的关联。
在支撑网管理中,还提供管道剖面图、人井展开图及管沟剖面图管理功能。
管道剖面图描述管道段的管孔的数量、排列、材质、产权情况,管孔内子孔的数量、排列、产权情况以及描述光缆的穿孔情况。
人井展开图用于查看与人井相关的各管道的剖面情况及相关缆线在人井中的交汇情况。在人井展开图中可以查看光缆信息、接头信息、光缆连接信息。
图4 管道剖面图
光缆网管理
光缆网资源管理的范围包括光缆、光缆段、纤芯、光路、ODF、光交接箱、光终端盒、光缆接头、铜缆、以及光缆预留、光缆盘留、相关的附属设备。
光缆网的管理包括基础图形资料维护、属性资料维护及连接维护。连接维护包括:光缆与ODF、光交接箱、光终端盒的连接、光缆与光缆的连接。
对于每个设备,系统进行细化管理,如对于光缆段,系统可以管理纤芯色普信息;对于ODF、光交接箱及光终端盒,系统可以管理其内部结构信息及设备端子与光缆纤芯的连接情况,端子的条接情况;对于接头,可以管理光缆在接头处的熔纤信息等。
系统提供光缆网系统图管理,使工作人员可以专门对全局的光缆进行查看及管理以及上进行光路配置。同时,系统还提供光缆路由图管理功能来对某条光缆进行管理。
图5 光缆管理
机房设备管理
机房设备管理主要管理设备的属性、设备的位置、设备的结构及相关的连接信息。
机房设备管理对象包括:机柜、传输网设备、交换设备、接入设备(PCM、UMC)、配线设备(MDF、DDF)、载波设备、调度总机、通信网监控设备、信道设备、录音设备、空调设备、电源设备、时钟同步。
机房设备结构的描述采用机柜-设备-板卡-端子模式。
连接信息的描述主要指设备端子与其他设备端子或者光缆纤芯进行关联。根据设备与电源设备之间的关系,系统还可以生成电源供电关系图。
图6 机房平面图
光路管理
光路是指用于某种业务,由一段或几段光纤连接而成的传输通道。其中每条光纤一般属于不同的光纤局向和光缆,光路两端通过设备纤与光端机相连。
光路管理包括光路调度、光路配置、光路路由查询、传输系统图管理。
光路调度指对光路调度流程的管理,包括任务单的生成及任务单的流转。
光路配置是光路调度流程中的一个环节,光路配置可分为手动配置、半自动配置和全自动两种方式,光路配置在光缆网系统图中进行。
光路路由查询可以在地图上高亮显示光路路径,同时显示相关设备信息。
在配置光路的同时,系统将创建传输系统图,传输网系统图是电路管理的操作平台。
图7 传输系统图
电路管理
电路是指为了完成某一用户的业务需求而开通的信息传输通道,是一种逻辑概念。电路管理是针对电路的相关业务进行维护管理的功能模块的集合
电路管理包括电路调度、电路配置、电路路由查询。
电路配置指对传输网元中的逻辑电路的配置(见图5),包括高阶电路配置及2M电路配置。
电路查询可以在传输系统图上高亮显示电路路径,同时显示所经过的光缆、纤芯、传输网元、设备板卡、端子、逻辑时隙等相关信息。
图8 电路配置
故障管理
根据通信网拓扑关系,进行光缆故障影响范围分析,通过界定故障点的物理位置,找出故障点上、下游的所有受影响的光路。为有关部门提供准确的全局光纤设备的动态信息,可以为线路规划提供辅助决策、为设计施工提供依据、同时可以为运行检修维护部门提供帮助。
系统可对故障进行定位、分析以及保存,保存的故障及其处理信息将作为网络管理的重要参考数据。
故障管理主要包括故障定位、故障分析以及故障查询。
查询功能
包括各种基础查询功能,系统提供的功能包括:点图查询、设备查询定位、关联查询、多向交叉信息提取、分类查询及综合查询。
综合统计
包括空间统计、线路支撑网统计、光缆网统计、设备分类统计、故障统计等。
图9 电路配置
业务分析
包括管道资源分析、光缆资源分析、光纤分析。系统将对资源的分布、使用、产权等进行综合分析,并以图、表的方式给出分析结果,为领导决策提供辅助参考。
任务单管理
用于跟踪小组任务的记录、执行以及最后的存档,保证相关任务的及时、正确的执行。具体内容包括:任务单创建、修改、状态的跟踪及报警提示及任务单存档。
缺陷管理
缺陷管理主要包括缺陷数据记录录入、修改、存储、上报、审核。
缺陷需要进入本局或上级单位的ERP系统,对应ERP中通知单,由于字段和流程的差异,进行了改动,在ERP中无法对应的字段在GIS数据库中建一张补充表,并将ERP中缺陷设备描述到虚拟设备组。
和相关系统的结合方案
与ERP的结合
和ERP集成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两个:设备数据的共享和维护问题以及作业流程的衔接问题。
关于作业流程的衔接问题又主要体现在:缺陷处理工作流程的衔接问题以及订单处理工作流程的衔接问题,缺陷单闭环流程要体现ERP系统中的通知单的管理流程中,订单处理工作流程要体现ERP系统中的订单管理流程中。
与输配电系统的结合
由于系统与输配电系统在数据上有重合的部分,而根据局方对数据管理的统一性、唯一性原则,在通信GIS中不能重复建立相关线路设备,所以,在需要用到这些线路设备时,只能引用输配电系统中的相关数据。与输配电系统结合主要考虑的是如何引用相关数据的问题。
与通信监控系统的结合
通过与通信监控系统的接口,提取监控系统的实时信息并显示在通信系统中的设备板卡上,并提供告警。
与调度MIS的结合
通过与调度MIS接口将任务单及各种统计数据从通信系统流向调度MIS系统。
包括故障管理、故障定位、安全大检查、安全运行日、安全措施管理、安全性评价、违章扣分记录等。